我國的“水環境”問題不小
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嚴重問題促使我國“水環境”狀況相當惡劣。聯合國環境署的統計數據認為:人均水資源低于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1000立方米為重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而參照此標準,我國江蘇、山東、北京、上海等地區均處于極度缺水狀態。同時,我國水體質量問題也相當嚴峻,據《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主要流域I~III類水質比例平均只占61%,各主要流域均存在劣V類水質,其中海河流域的劣V類水質比例達到50%以上。而重點湖泊(水庫)的監測情況顯示,有近1/3的湖泊水庫接近或超過中度富營養化水平。這一系列數據都說明了我國目前“水環境”的尷尬現狀,這促使了水處理行業近幾年的迅猛發展。
污水處理流程及技術分析
污水處理過程是指將工業、生活污水進行凈化,達到排放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的過程。污水產生后通過政府規劃建設的污水管網排放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污水處理廠通過一定處理方法將污水凈化,達到一定標準后進行排放,同時污水處理后會有污泥產生,需要進一步處理。如果污水廠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該水體將達到再生利用標準,通過中水回用系統回用于小區綠化澆灌、車輛沖洗、道路沖洗等,實現水資源再次利用的目的。
(污水處理流程及收費方式分析示意圖)
在整個處理流程中,污水處理廠起關鍵性作用,實現污水凈化的目的。目前污水技術主要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三級處理三個層面。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物處理方法。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慮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一般經過三級處理后,污水可以進入中水回用系統實現再次利用。
目前,國家大力推行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業務,以進一步提高對主要污染物的削減能力,這主要污染物處理能力主要是指除磷脫氮功能,即三級處理能力。同時部分污水處理廠不具備生物處理能力,即二級處理能力的污水處理廠,也是重點升級改造的對象。
根據上文技術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1) 污水處理能力仍有缺口,新增污水處理規模為4569萬立方米/日,預計“十二五”期間將再新建300-400個左右污水處理廠,項目數量可持續。
(2) 污水管道從2010年的16億公里上升到31億公里,污水供給量會相應提高,小城鎮污水處理市場抬頭。
(3) 提高污水處理質量促使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速度加快,污水處理費將上升。
(4) 升級改造促進膜市場規模到2015年達到300億;污泥處理、中水回用技術將得到快速發展,為污水處理企業下一步重點挖掘業務。
因此,國家要求水處理行業一方面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水處理技術,加快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加強引導水處理行業規范,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