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監測探頭拔出、人為干擾采樣裝置、將監測導線接入辦公室隨意篡改數據……環保部近日首次披露了中國水泥廠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違法行為。這7起監測數據造假事件的11名責任人被行政拘留。
近年來,公眾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環保監測網絡逐步完善,一些違法排污已“習慣成自然”的污染大戶,日子越來越難過。因此,一些企業為了逃脫法律的懲處,轉而開始在監測數據上動腦筋,企圖以偽造、篡改數據來蒙混過關。環保部首次通報7家企業在監測數據上弄虛作假,具有標志性的意義。一方面,以往的執法通報主要著眼于違法排污的數量結果,而此次通報則是以偽造、篡改數據的行為過程為重點打擊對象;另一方面,今年開始實施的新環保法專門強調了篡改、偽造監測數據要承擔法律責任,這一次通報中提到的按日計罰、責任人被拘等新的處罰手段,說明新環保法已向這些行為“亮劍”。
環境數據造假所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于國家而言,監測數據不準確,不僅會影響工業生產等方面的決策科學性,還會讓前期投入巨大的監測網絡形成浪費和空轉。據悉,2014年中央和地方僅在大氣監測體系就投資4.36億元。如果從企業端口中讀取的數據就是偽造的,整個網絡的分析調控就成了空中樓閣;于公眾而言,監測數據造假損害了公民知情權:工廠里的煙囪冒出濃煙,監測卻顯示沒有排污;河面早已成了“牛奶河”“醬油河”,數據卻顯示排放達標……并不是我們的眼睛和鼻子出了問題,而是監測裝置遭到了人為篡改。
首先,應提升監控網絡的智能化技術水平,從技術上不留篡改漏洞。比如山東省就針對監控設備硬件、軟件兩方面10多種造假方式,研發了在線監控設備動態管控系統,切斷了主要軟件造假途徑。換句話說,管理部門對監測網絡是否運行正常,又加設了一道監測網絡。發現數據異常后,能給環保部門現場查驗提供很多線索。其次,執法部門還應加大監督執法力度。企業千方百計修改數據,往往就是篤定被執法部門抓住的幾率不高。而不按規定進行污染物處理,又能給企業降低相當一部分成本。“低風險、高回報”是不少企業鋌而走險的源動力。執法部門加大現場巡查、實地走訪的力度,輔以按日計罰、懲罰性罰款等手段。當造假風險大幅提升,大多數企業自然會老老實實進行污染處理。反之,若長期被造假企業蒙在鼓里,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某種程度上應視為當地環保主管部門的失職! 撜f,新環保法實施以后,為打擊偽造、篡改監測數據構筑了更為完善的法律體系。但由于監控樣本分布在全國各地,數量又極大,要完全消滅監控數據造假,恐怕仍然任重道遠。從監測采樣到分析樣本,再到形成數據、網絡傳輸,任何一個環節有紕漏,都會成為造假者試圖鉆空子的關口。只有把好監測過程的每一關,才能采集到真實數據,形成可靠的分析報告。
再次,如今很多環保監測都由第三方機構實施,相當于企業自掏腰包請人來監督自己,從情理上第三方機構可能更要顧忌“金主”的面子,對偽造、篡改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此,一方面可加大財政資金對企業監測終端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不妨規定第三方機構也對偽造行為負有連帶責任。一旦查實第三方機構縱容、指導企業數據造假的,可取消該機構的從業資格以加大震懾力度。 |